首页 资讯 正文

微信记录能当劳动合同吗?工作群聊能证明劳动关系吗?

体育正文 38 0

微信记录能当劳动合同吗?工作群聊能证明劳动关系吗?

微信记录能当劳动合同吗?工作群聊能证明劳动关系吗?

工人日报综合自(zì)人民法院报

没有线下签订(qiāndìng)纸质合同

算不算已经签订(qiāndìng)书面劳动合同?

日前,浙江省慈溪市(cíxīshì)人民法院审理了这样一起劳动争议案(yìàn)。

法院认为聊天记录中双方达成合意的内容包含(bāohán)了劳动合同必备(bìbèi)要素,可视为以书面形式签订劳动合同,对于解除(jiěchú)劳动关系后劳动者要求用人单位支付二倍工资的诉请不予支持。

徐某在求职过程中了解到某电器公司正在(zhèngzài)招人,遂添加了该公司联系人的微信,在线(zàixiàn)沟通招聘细节。

双方在微信对话中就相关岗位的工作职责、休假规定、工资社保等内容达成一致意见,并明确劳动合同期限为(wèi)三年,特殊情况双方另行协商。徐(xú)某入职后,某电器公司按照约定(yuēdìng),定期为其缴纳社保、发放(fāfàng)工资。

  一年后,徐某以公司未与其签订(qiāndìng)书面劳动(láodòng)合同为由,提出解除劳动关系,并要求公司按照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需每月支付二倍工资的法律规定,支付工资差额共计5.9万元(wànyuán)。

双方对此产生争议,徐某(xúmǒu)向当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委裁决公司需支付二倍工资。公司不服,向慈溪法院(fǎyuàn)起诉(qǐsù)。

  法院(fǎyuàn)审理后认为,从书面形式条件看(kàn),本案中的微信(wēixìn)聊天记录属于电子证据,具有可记载、可查(kěchá)用合同内容的功能,符合民法典中“书面形式”需具备的“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形式”和“随时调取查用”的特点。

  从合同必备条款看,案涉聊天记录可证明双方就(jiù)劳动合同期限、工作(gōngzuò)内容(nèiróng)、工作地点、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等进行商议并达成一致,聊天内容已基本涵盖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规定的(de)主要内容,符合书面劳动合同的内容要求。

  从意思表示要件看,双方虽因平台技术制约,未签名(qiānmíng)、盖章、按指印,但徐某在收到公司发送包含劳动合同主要内容的(de)信息后表示同意,后续双方也依照微信中约定的内容进行了安排工作、提供劳动、支付报酬,应认定(rèndìng)双方意思表示真实(zhēnshí),劳动合同成立。

  法院一审判决某电器公司无需向徐某支付二倍工资(gōngzī)差额。

  徐某不服,向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tíqǐ)上诉。宁波中院(zhōngyuàn)审理后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工作群聊记录成为获认劳动关系的证据(zhèngjù)

据《工人日报》报道,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新疆某公司(gōngsī)与员工李某劳动争(zhēng)议案作出终审判决。工作群聊记录成为劳动者获认(huòrèn)劳动关系的关键证据。

2022年6月30日,李某与(yǔ)(yǔ)某公司签订劳动合同(láodònghétóng),后因支付劳动报酬等争议申请仲裁,仲裁委认定该公司与李某2022年7月1日至2023年7月31日存在劳动关系,裁决公司支付工资、未签劳动合同二倍工资、未休年假(jiǎ)工资及经济补偿金。

公司不服,诉至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人民法院。该公司认为(rènwéi),李某并未实际(shíjì)提供劳动。

一审(yīshěn)法院认定,从(cóng)李某(mǒu)提交(tíjiāo)的某工作(gōngzuò)群聊天记录来看,李某在群中发送工作信息,该公司董事长亦在工作群中安排工作事项,符合事实劳动关系要件,遂判决确认李某与公司于2022年7月1日至2023年7月31日存在劳动关系,判决该公司支付工资28155.7元、未签合同(qiānhétóng)二倍工资29435.68元、未休年假工资919.54元及经济补偿金7500元。

公司不服,上诉至(zhì)乌鲁木齐市中级人民法院。

二审法院认为,现有证据足以证明李某(lǐmǒu)(lǐmǒu)接受管理并提供劳动。鉴于李某未提交证据证明其在(zài)2022年10月(yuè)至2023年4月30日提供了正常的劳动,对未签合同二倍工资款项计算(jìsuàn)作出调整,判决公司仅支付2023年5月至7月未签合同期间的二倍工资11019元。李某未提交证据证明其事先履行解除劳动关系(guānxì)的通知义务,撤销一审判决7500元的经济补偿金,其余维持原判。

微信记录能当劳动合同吗?工作群聊能证明劳动关系吗?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